【中國智能制造網 企業(yè)動態(tài)】3月2日,“深度學習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揭牌儀式在百度大廈舉行,該實驗室將以深度學習為基石,研發(fā)人工智能基礎技術,實現大規(guī)模產業(yè)化。
3月2日,百度深度學習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正式揭牌。國家發(fā)改委高技術產業(yè)司副司長孫偉,百度公司董事長兼執(zhí)行官李彥宏,以及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張鈸等共建單位代表出席了揭牌儀式并致辭,來自企業(yè)、科研、媒體等各領域的近百位人士出席了儀式,共同見證了該實驗室的揭牌成立。
國家AI工程實驗室正式揭牌
據悉,“深度學習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將搭建人工智能產品大規(guī)模產業(yè)化、人工智能應用技術、人工智能寄出技術、深度學習工程平臺4個層級,包含7個重點技術平臺方向的整體技術方向架構。
另外,百度深度學習實驗室杰出科學家徐偉,中國科學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李未等,也將和林元慶、張鈸一起組成該實驗室的領導團隊,緊密合作,共同為實驗室建設做出貢獻。
揭牌儀式舉行的當天,“深度學習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學術研討會”上,林元慶、徐偉等主要成員還分別就百度人工智能、如何打造通用人工智能的研究平臺等發(fā)表了學術意見。會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王蘊紅、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和技術系教授朱軍、工業(yè)和信息化部電信研究院徐貴寶分別發(fā)表了圖像/視頻數據的多維度理解、人工智能技術體系與產業(yè)發(fā)展等主題演講。
百度董事長兼CEO李彥宏在揭牌儀式上表示,人工智能是百度核心業(yè)務中的核心,在過去兩年,百度人工智能方面的投入已經超200億。實驗室的成立代表中國的人工智能水平,這對于百度來說也是巨大的鼓勵。“所以我們不僅要做成全國的,也要在世界上做到讓人仰慕,讓人家像朝圣一樣到這兒來看一看。所以我們是深度學習的國家隊,不是國足那個國家隊,起碼要做像女排那樣的國家隊。”李彥宏說到。
百度發(fā)展AI初心不變
2016年8月26日,國家發(fā)展改革委發(fā)布《關于請組織申報“互聯網+”領域創(chuàng)新能力建設專項的通知》,明確在“互聯網+”領域促進人工智能技術發(fā)展建設內容和重點中建設3個國家工程實驗室,其中就包括百度此次牽頭主辦的“深度學習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而深度學習,被認為是人工智能研究重要和關鍵的方向之一。
近年來,百度在人工智能領域投入巨大,并取得的成績。據悉,百度大腦語音合成日請求量突破2.5億,語音識別率達到97%,人臉識別準確率高達99.7%。百度連續(xù)兩年入選《麻省理工科技評論》評選的“2016突破技術”榜單,成為上榜多的中國企業(yè)。
而且,早在在2015年兩會上,李彥宏就提出了建議設立“中國大腦”計劃,推動人工智能跨越發(fā)展的提案。李彥宏列出與此相關的幾個重要研究領域,包括智能人機交互、大數據分析預測、自動駕駛、智能醫(yī)療診斷、智能無人飛機、軍事和民用機器人技術等。此次國家人工智能實驗室能夠落戶百度,這被認為是當初 “中國大腦”概念的終落地,也被認為是中國將人工智能發(fā)展提升到國家戰(zhàn)略的重要標志。
今年2月初,騰訊科技披露了李彥宏在新年內部講話的內容。在那場名為《迎接新時代》的內部講話中,李彥宏首先提到了內容分發(fā),并表示“百度從本質上來講,核心的東西還是在做內容的分發(fā)”,而此前力推的人工智能在演講后才被提及。
對此,有一些分析認為這是百度再次改變了戰(zhàn)略中心,內容分發(fā)成為了新的核心,而人工智能則已“失寵”。在深度學習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揭牌儀式,李彥宏對這個觀點進行了澄清,再次重申了他對人工智能的重視和看好。李彥宏還表示,過去五六年百度對于人工智能非常認真,過去兩年在研發(fā)上的投入達到200億,而絕大部分都投入到人工智能上了。
未來,“深度學習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將著力解決我國人工智能基礎支撐能力不足等問題,推動我國深度學習技術及應用領域的產學研標用全面發(fā)展。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