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智能制造網 本站原創(chuàng)】想象一下,你不需要動就能有一臺機器人,依你所想打理一切,這樣的生活是不是很科幻?如今夢想照進現實,隨著腦控機器人的出現的應用,上述生活正在成真!
腦控機器人想你所想,助你化身現實版“阿凡達”
《阿凡達》電影想必大家都看過,里面人類意念操控阿凡達軀體進行戰(zhàn)斗的畫面,無疑讓所有人印象深刻。而如今,意念操控已經不僅僅存在于科幻電影之中,這項技術已經走向了人們的現實生活之中。
近年來,隨著各國腦科學和認知科學的不斷開展,以及對腦機接口技術研究的不斷加深,以腦機交互下腦控汽車、無人機、機器人的出現為契機,讓意念操控機器逐漸成為了現實。其中,腦控無人機更是頻頻亮相于《奔跑吧兄弟》等綜藝節(jié)目之中,已經廣為人們所認知。
不過當下,相比于認知度更高的腦控無人機,可能腦控機器人的發(fā)展應用和普及度還比較低,但無疑其是所有腦控產品中具發(fā)展?jié)摿εc價值的。在機器人產業(yè)發(fā)展如火如荼,機器人技術日益融入人們周圍的情況下,腦控機器人的出現將給人們帶來生產與生活方式的徹底顛覆。
腦控機器人迎來發(fā)展
所謂腦控機器人,其實和大家字面所理解的意思一樣,就是通過技術將人腦電波轉換成指揮機器人的計算機指令,從而實現用人腦直接控制機器人運動。
這項技術研究早由美國提出,20世紀90年代美國發(fā)起“腦的十年計劃”,開啟了腦科學與認知科學研究的先河。之后,歐洲成立“歐洲腦的十年”,并啟動為期10年的“歐洲人類大腦研究計劃”,采取多種舉措推動腦科學研究發(fā)展。同時,日本政府也豪擲200億美元實施“腦科學時代”計劃。
以美、歐、日為研究,目前西方主要大學和企業(yè)都設有相關腦科學研究機構,紛紛加入到了研究行列之中,并在腦電采集器、腦植入芯片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成功研制出了腦控無人機、殘疾人運動康復系統(tǒng)、腦控假肢控制系統(tǒng)等眾多產品系統(tǒng)。
在我國,腦控機器人的技術研究雖然在起步上沒有優(yōu)勢,但整體發(fā)展相比國外并不落后。自2013年我國“中國腦計劃”正式啟動以來,經過各大高校和企業(yè)的集中研發(fā),腦機接口研究在技術成熟度、設備復雜度、控制準確性、控制速度等指標上都達到了先進水平。其中代表性的高速字符拼寫系統(tǒng)、航天在軌腦機交互系統(tǒng)、腦控外骨骼系統(tǒng),以及腦控智慧家居系統(tǒng)等給各國留下了深刻印象。
眼下,各國對腦控機器人的關注已經越來越多,在2017年的世界機器人大會上,“腦控”也成為了熱議詞匯之一。但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腦控機器人依然主要停留在技術研究領域,在產品應用上還微乎其微,隨著風口的逐漸興起,未來腦控機器人的商業(yè)化應用或將成為新的發(fā)展方向。
領域應用潛力無限
在今年的第十七屆裝備制造博覽會上,新松就帶來了用于自閉癥兒童心理治療的新款腦控機器人產品,開始填補國內商業(yè)化應用的空白。
而在康復醫(yī)療領域的應用,無疑能夠極大的發(fā)揮出腦控機器人的價值,其不僅能夠輔助殘疾人控制假肢,實現自主運動,還可以通過訓練意識集中度,治療心理疾病。腦控機器人作為重要醫(yī)療裝備和工具,將推動現代醫(yī)療手段迎來新的飛躍。
除了在醫(yī)療領域的應用之外,腦控機器人還能在軍事、家居、娛樂等其它眾多領域獲得應用。
其中在軍事領域美國正在積極打造“阿凡達”計劃,希望憑借士兵腦波操控機器人戰(zhàn)士接管未來戰(zhàn)爭,一旦成功將徹底改變未來戰(zhàn)爭的形式;在家居領域,腦控機器人能夠成為服務家庭和針對老齡化問題的有效手段,成為未來家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在娛樂領域,目前已經獲得了一定程度的應用,通過在節(jié)目、活動和演出上的活躍表現,能夠發(fā)揮出娛樂大眾、科普大眾的重要功效。
總而言之,腦控機器人的應用領域將是十分廣泛的,應用潛力和價值也是十分巨大的,只要克服當前技術上的一些問題,未來的應用前景無可限量。
這些問題需要關注
是的,你沒有聽錯,腦控機器人要想獲得成熟的商業(yè)化應用,當前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克服。事實上,不只是腦控機器人,大部分人工智能技術都存在同樣的問題,它們在實現技術突破的同時,也給人類社會的規(guī)則和認知帶來了挑戰(zhàn)。
就比如個人隱私問題,腦控機器人的使用伴隨著的是個人數據信息的被獲取,相比于一般機器人,腦控機器人掌握的信息更為全面和詳細,甚至比使用者自己所了解的還多。這些數據被正當利用還好,一旦被黑客攻擊或者政府、企業(yè)不正當利用,所帶來的危害將是難以想象的。
再如倫理問題,當腦控機器人發(fā)展到成熟程度之后,腦波控制和機器人自身智能控制之間如何區(qū)分?如果腦控機器人造成了違法行為,該歸咎于機器本身還是人類,這破壞了傳統(tǒng)的倫理認知但卻又沒有法律約束,這樣的問題也需要關注。
因此,面對腦控技術快速發(fā)展帶來的利好與沖擊,我們不但要調整觀念給予接受和應用,還應在倫理、法律和文化層面進行調整和重塑,才能讓技術的融入我們的生產與生活,同時也是讓我們能夠進一步的擁抱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