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過對延年素纖維品質特性的分析,以14tex精棉/延年素65/35混紡紗為例,按工藝流程介紹了生產過程中的工藝技術措施。 [關鍵詞]延年素;混紡紗;工藝;技術措施 0前言 延年素纖維是一種具有抗菌抑菌作用的新型功能性纖維。該纖維系采用一種能釋放出大量陰極負氧離子和遠紅外線的天然電氣礦石(TOURMALINE)為原料,通過高科技手段研制出無機超細粉粒——延年素添加劑,在聚酯母粒熔融紡絲時,運用特殊工藝將這種添加劑嫁接混入,生成的一種改性聚酯纖維。 有關科學實驗證明,延年素具有在自然條件下持續(xù)不斷地產生負氧離子,釋放遠紅外線的功能。人們在穿著使用延年素紗線織造的內衣時,延年素不斷產生負氧離子和遠紅外線,能夠起到消除體內異味臭氣,抑制機體內部細菌生長,增強人體免疫力的保健作用。 為滿足現代市場消費需求,改善企業(yè)產品結構,在通過市場調研的基礎上,結合產品功能和經濟成本,決定研制延年素纖維紗線,用于噴氣織機生產襯衫面料。延年素纖維混紡紗線將延年素纖維的保健功能與天然棉纖維的舒適性能有機結合,使面料兼具抑菌保健功能和舒適的服用性能。 我們根據原料特性,通過研究試制,成功開發(fā)出高品質延年素纖維與棉混紡紗線,并總結出一套適合延年素纖維混紡紗線的工藝技術措施,保證了成紗質量的相對穩(wěn)定,滿足了后道廠家的需求?,F以14tex精棉/延年素65/35混紡紗為例,將研制開發(fā)中的關鍵工藝技術介紹如下: 1原料性能分析與研制方案 選用上海某公司生產的1.67dtex× 38mm延年素棉型短纖維和國產細絨棉為原料,兩種纖維的實測物理性能指標見表1。 延年素、棉纖維的不同配比直接影響產品的zui終性能和生產成本,延年素纖維的比例大,抑菌保健功能提高,但舒適性能降低,成本加大。經過優(yōu)化設計,結合后道廠家要求,zui終選定延年素與棉纖維的配比為35∶65。 延年素與棉纖維的物理性能差異較大,棉纖維較短且整齊度差,為提高可紡性能和成紗品質,棉纖維需要經過精梳工序。為此,混和方式選擇條混,即延年素與棉纖維各自單獨成條后,用35%的延年素纖維預并條與65%的棉精梳條在并條機上混和。這樣利于混和均勻和混比準確。2紡紗工藝流程 2.1延年素預并條 延年素纖維→A002C→A006B→A036C→A092A→A076C→A186F→A272F→預并條 2.2棉精梳條 棉纖維→A002C→A03→A036B→A092A→A076→A186F→E5/3→E7/→精梳條 2.3并條混和及成紗 A272F(三道混并) →A454E→A512→NoT-II→成包 3紡紗工藝配置及技術措施 棉精梳條的生產,按照成熟的工藝及技術措施來進行。與常規(guī)精梳工藝不同的是,為提高成紗綜合品質,精梳工序采取了放大精梳落棉隔距,增加落棉率的工藝方案。以下主要介紹延年素纖維各道生產工序的工藝配置及技術措施。 3.1開清棉工序 針對延年素纖維整齊度好,不含雜質,只含少量并絲疵點的特點,采用“多梳少打,充分開松,多收少落”的工藝原則。a降低主要打手速度:A036C梳針打手、A076C綜合打手速度偏慢掌握,避免纖維損傷過多,減少相互糾纏和扭曲成結,從而減少棉結的生成。b主要打手塵棒間隔距全部進行糊封,實現減少落棉的目的。c纖維較為蓬松,棉卷定量應偏輕掌握,棉卷長度應偏短掌握。d成卷機采用電子自調勻整裝置,運用振蕩式棉箱,控制棉卷重量不勻率。清花主要工藝參數見表2。實測棉卷重量不勻率0.98%。 3.2梳棉工序 延年素纖維回彈性好,抱合力差。梳棉工序總體貫徹減少纖維損傷以及纖維間的相互糾纏和搓捻,實現纖維順利轉移的工藝原則。a適當降低刺輥和錫林轉速比,以提高纖維的分離度、降低纖維損傷和實現纖維的順利轉移。b選用狀態(tài)良好,工作角較小的新型化纖專紡針布,能增強梳理能力,提高纖維伸直平行度,減少返花現象。c放大錫林至蓋板間隔距,使纖維分梳緩和,減少相互搓捻和糾纏,有利于減少棉結疵點。d選用較低的道夫速度,使棉網增厚,有利于順利剝棉,減輕匯聚成條時爛網、落網現象。梳棉主要工藝參數見表3。 實測生條重量不勻率4.11%,薩氏條干14.01%,棉結0。 3.3并條工序 并條工序貫徹“多并合、低速度”的工藝原則。a延年素纖維生條彎鉤多,混并前加人一道預并,能有效降低重量不勻率,控制定量,實現準確的混比,同時能提高纖維伸直平行度,減少混并時兩種纖維棉條間的張力差異。b采取三道混并的工藝方案,使纖維混和充分均勻,減少后道染色色差,同時可獲得理想的熟條條干均勻度。c延年素預并以及混一后區(qū)牽伸倍數偏大掌握,有利于彎鉤纖維的伸直平行,混二、混三后區(qū)牽伸倍數偏小掌握,有利于條干均勻。d選用口徑偏小的喇叭口,使條子結構緊湊,纖維抱合緊密。e較低的前羅拉輸出速度,可減少條子纏繞羅拉和膠輥。并條主要工藝參數見表4。 實測熟條薩氏條干不勻率9.49%,重量不勻率0.48%。 3.4粗紗工序 粗紗工序采用“輕定量、小張力”的工藝原則。a適當降低粗紗定量,減小細紗牽伸倍數,有利于減少毛羽,提高成紗質量。b采用小張力卷繞,減少意外牽伸,有利于改善成紗條干均勻度。c結合纖維伸直平行度,后道細紗牽伸工藝等,選擇適宜的捻系數。d為減少意外伸長,選擇較小的導條張力。粗紗主要工藝參數見表5。 實測粗紗薩氏條干不勻率13.59%,重量不勻率0.91%。 3.5細紗工序 細紗工序執(zhí)行“重加壓、大捻度、低速度”的工藝原則。a采用進口搖架,加大羅拉加壓,保持鉗口具備足夠的握持力,滿足牽伸力的需求,保證纖維在牽伸過程中運動穩(wěn)定,提高細紗條干水平。b適當增大細紗捻度,可增強纖維之間的抱合力,提高成紗強力;較大的細紗捻度,能夠增加紗條緊密度,從而減少纖維伸出紗體的數量和長度,對降低細紗毛羽有利。c降低錠速和車速,使機械處于良好狀態(tài),減少離心力對成紗的不良影響,減輕紗線與鋼領鋼絲圈的摩擦,有利于減少紗線毛羽,降低細紗斷頭率。細紗主要工藝參數見表6。 3.6絡筒工序 絡筒工序采取“小張力、低速度”的工藝原則。a絡紗張力略小掌握,避免破壞紗線強力和彈性。b較低的絡筒速度,能減少紗線斷頭,對提高成紗條干水平有利。c紗條通道做到光潔無毛刺,以減少毛羽的產生。絡筒主要工藝參數:槽筒速度800m/min,張力盤重量4g。 4成紗主要質量指標 成紗物理質量指標參照執(zhí)行FZ/T12006-1998精梳棉滌混紡紗線標準。成紗主要質量指標完成情況見表7。 5.結束語 5.1延年素、棉纖維的配比,要結合產品用途、客戶要求、經濟成本等諸多因素優(yōu)化設計確定。 5.2選擇原棉、加大精梳落棉,以提高棉精梳條的品質,從而提高成紗綜合品質。這種方法在技術上和經濟上都是十分合理的。 5.3延年素纖維預并條工序,對提高纖維伸直平行度,降低重量不勻率,減少混并時兩種纖維棉條間的張力差異有利。 |
下一篇:宇電開關量I/O模塊的廣泛應用
全年征稿/資訊合作
聯系郵箱:1271141964@qq.com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智能制造網,轉載請必須注明智能制造網,http://www.towegas.com。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企業(yè)發(fā)布的公司新聞、技術文章、資料下載等內容,如涉及侵權、違規(guī)遭投訴的,一律由發(fā)布企業(yè)自行承擔責任,本網有權刪除內容并追溯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ARCE2025亞洲機器人大會暨展覽會
展會城市:廣州市展會時間:2025-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