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脫胎于長安汽車的高端新能源項目,阿維塔深度捆綁了華為、寧德時代,來勢洶洶。
在該品牌發(fā)布一個月后,我們來到華為蘇州創(chuàng)新中心,以進一步了解華為智能汽車版圖及阿維塔的HI(Huawei Inside)基因,這也是華為蘇州創(chuàng)新中心首次對外開放。
作為首個全系搭載華為HI全棧智能汽車解決方案的SEV品牌,阿維塔主打智慧出行,從智能駕駛、智能座艙、智能網聯、智能電動和智能車云服務,為用戶創(chuàng)造情感+智能出行體驗。
從分工來看,華為負責提供自動駕駛、智能座艙方面的解決方案,以及部分三電零部件,寧德時代提供動力電池,長安則負責生產與銷售。
也就是說,阿維塔深度整合了長安汽車、華為、寧德時代各自在整車研發(fā)智造、智能汽車解決方案和智慧能源生態(tài)領域的優(yōu)勢。
那么,具體來看,HI體現在哪里?華為堅稱自己不造車,那他究竟在“造”什么?
事實上,華為把最具附加值的車規(guī)級零部件做到了極致,無論是軟件還是硬件。
華為官方表示,為合作伙伴提供了包含五大模塊在內的兩級合作模式,共同打造面向未來的智能汽車。
其中,華為HI智能汽車解決方案,是華為與車企最深度的創(chuàng)新合作模式?;顒蝇F場,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發(fā)言人強調,不是“Hi”,是“HI”。該發(fā)言人也介紹到,目前內賦 HI的,除了阿維塔,還有即將交付的極狐阿爾法S和2023 年才量產的廣汽某品牌。
不同于傳統主機廠與供應商的合作模式,阿維塔與華為HI的合作就始于底層技術平臺的構建,從基礎硬件布局的對接打通,到上層軟件架構的匹配上車,讓阿維塔11不僅具備強大的智駕能力,還能夠對千人千面的用戶需求進行深度挖掘,滿足不同用戶在智能化場景體驗上的差異化情感需求,結合大數據和算法,讓阿維塔全系產品具備持續(xù)迭代的能力,不斷煥新用戶體驗。
其中,底層智能電動汽車技術平臺CHN是長安、華為和寧德時代共同開發(fā)的純電平臺,共六層結構。從下到上分別是動力系統(電池、電驅)、CCA 數字架構(包括MDC智能駕駛平臺、CDC智能座艙平臺和VDC整車控制平臺)、車機OS(包括座艙、智駕和車控操作系統)、車機OS的軟件層以及車云層。
在基礎硬件的堆疊上,阿維塔11將全系搭載3顆激光雷達、6顆毫米波雷達、12顆超聲波雷達、13顆攝像頭。而智能駕駛的軟硬件,均來自HI智駕方案,包括96線激光雷達,4D成像雷達及8M高清攝像頭。
多融合方案之下的硬件配置,匹配高精地圖,令阿維塔11具備360°全方位覆蓋的超級感知能力,不僅可適應夜晚、弱光、逆光、隧道明暗交替等更多光線變化場景,還可應對車道識別、紅綠燈變換、行人距離、靜態(tài)障礙物、低矮和較小物體等各類疑難場景進行靈敏辨識。
結合華為在智能駕駛領域的系統能力和強大算法,以及高達400 TOPS的算力,阿維塔11不僅可實現高速公路上下匝道與自動變道等高級輔助駕駛功能,還能實現城區(qū)復雜路況下的高階智能駕駛。
而得益于行業(yè)首創(chuàng)的CHN智能電動汽車技術平臺,阿維塔跑出了業(yè)界罕有的“速度”,旗下首款情感智能電動汽車阿維塔11將于明年二季度正式發(fā)布,并在三季度實現首批量產交付。屆時,將與蔚來ET7/ET5、集度汽車首款車型、威馬M7等車型正面交鋒,阿維塔11會有怎樣的市場反響?
另據阿維塔科技CMO王藺介紹,阿維塔第二款車也已初步成型,依然采用CHN平臺打造,之后的四年,每年都會基于此平臺打造一輛新車。
(原標題:阿維塔成為首個全系搭載HI的品牌,有邏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