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智能制造網 智造快訊】目前,自動駕駛汽車發(fā)展十分迅速,商業(yè)化前景也廣受看好,量產計劃正逐步實現。受此積極形勢影響,作為自動駕駛產業(yè)中核心一環(huán)的高精地圖正引發(fā)新的競爭熱潮,未來市場規(guī)模有望實現持續(xù)增長。
自動駕駛汽車臨近量產 高精地圖之爭升溫
近幾年,自動駕駛概念逐漸興起,技術進步日益顯著,成為了汽車領域新的發(fā)展潮流。據麥肯錫咨詢公司預測,自動駕駛汽車到2025年可產生2000億至1.9萬億美元的產值,市場前景十分廣闊。
有數據統(tǒng)計,當前全世界已涌現出超過240多家自動駕駛初創(chuàng)企業(yè)。而在我國,這樣的創(chuàng)業(yè)公司也不在少數。自動駕駛汽車即將面世,但實現這項技術需要有精密的地圖,以確保車輛能夠安全行駛。
一般我們看到的電子地圖,是為人類的大腦設計準備的,由于人類所具備優(yōu)異的獨立思考功能,駕駛者只需搜索目的地規(guī)劃路線便可完成整套的導航動作。但是對于自動駕駛系統(tǒng)來說,判斷交通狀況、限速等信息以及周邊情況都需要高精地圖的支撐。
什么是高精度地圖?相比傳統(tǒng)地圖,其具有高精度、實時更新等特點。面對即將走向商用的自動駕駛汽車,高精地圖可以為其提供眾多先行信息,其中就包括道路曲率、坡度、航向等,這些信息都令傳統(tǒng)地圖望塵莫及。
國外的高精地圖主要有Here、TomTom、谷歌等老牌巨頭,以及DeepMap、CivilMaps等初創(chuàng)企業(yè)。另外,Uber、通用Cruise等也都在布局高精地圖。國內的地圖行業(yè)則呈現三足鼎立的狀況,百度地圖、高德(阿里)、四維圖新(騰訊),其背后是互聯網巨頭對地圖入口的爭奪。
高精度地圖在自動駕駛產業(yè)鏈是核心一環(huán),國內外廠家目前已經開展高速路段等重要道路的高精度繪制,高壁壘將使得行業(yè)只有少數玩家,高精度地圖需求爆發(fā)將迎來行業(yè)盛宴。
據彭博社報道,谷歌目前正在開發(fā)一個3D地圖項目,可以更詳細地捕捉到汽車在行駛時可能面臨的各種危險。該項目遠遠超出了谷歌地圖目前所能提供的信息的范圍,它與Alphabet旗下的Waymo創(chuàng)建的高清地圖也截然不同。
1月初,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博世及大陸表示,二者計劃分別收購數字地圖與定位服務供應商HERE 5%的股份。在博世和大陸之前,HERE已獲得奧迪、寶馬、戴姆勒、英特爾等公司的青睞。
博世認為,通過這一收購,可以利用博世的定位服務“博世道路特征”技術,對HERE地圖專為自動駕駛汽車開發(fā)的高精地圖進行實時更新和維護。此前,博世與TomTom、高德地圖、百度、四維圖新等都簽訂過合作協議。
對于國內的高精地圖行業(yè)發(fā)展,2017年的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浙江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曾提出了《關于審慎放開地圖測繪,降低自動駕駛技術發(fā)展壁壘》的提案,表達了放開測繪資質的訴求。
李書福建議,審慎對進行自動駕駛開發(fā)技術的企業(yè)提前、有條件地開放地圖測繪資質,并進行有效監(jiān)管。他認為,通過審慎放開地圖測繪,降低自動駕駛技術發(fā)展壁壘,對于加速自動駕駛領域的發(fā)展刻不容緩。
顯而易見的是,無論哪家公司在自動駕駛高精地圖的發(fā)展中獲取先機,都能贏得巨大的收益。如果自動駕駛汽車的商用計劃按期實現,那么在可預見的時間里,自動駕駛汽車領域對于高精地圖的需求將會繼續(xù)增長,該行業(yè)的競爭將更為激烈。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