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智能制造網 行業(yè)動態(tài)】據《紐約時報》近日報道,谷歌等科技巨頭正在探索,用自動化方法來解決人工智能專家短缺的問題。
人工智能專家短缺問題嚴峻 谷歌等巨頭加大投入
讓人工智能機器去制造其他人工智能機器,這是研究者的夢想,但可能也是計算機程序員的噩夢。在近期硅谷和中國的演講中,谷歌主要工程師之一杰夫·迪恩(Jeff Dean)重點介紹了名為AutoML的項目。ML是機器學習的縮寫。這種計算機算法可以通過分析數據來學會執(zhí)行特定任務。谷歌的AutoML是一種機器學習算法,可以學習開發(fā)其他機器學習算法。
借助AutoML,谷歌或許很快就能找到一種自動化方法來開發(fā)人工智能技術,在一定程度上擺脫人工。許多人認為,這將是技術產業(yè)的未來。
谷歌試圖為更廣泛的公司和軟件帶來新、偉大的人工智能技術。AutoML是這方面努力的一部分。
科技行業(yè)設想了各種先進技術,包括能識別人臉的智能手機應用,以及能自動駕駛的汽車,算法是驅動這些人工智能發(fā)展的關鍵。然而據估計,全世界只有1萬人具備研究這類復雜數學算法所需的知識、經驗和能力。
大的科技公司,包括谷歌、Facebook和微軟,每年對人工智能專業(yè)人才的投入達到數百萬美元,從而有效壟斷了這個稀缺人才市場。人才稀缺問題無法在短期內得到解決,因為掌握相關技能需要多年的豐富經驗。
然而,行業(yè)已經無法等待。企業(yè)正在開發(fā)各種各樣的工具,更方便地開發(fā)自主人工智能軟件,包括圖像語音識別服務和聊天機器人。
微軟副總裁約瑟夫·希羅什(Joseph Sirosh)表示:“我們沿著與計算機科學其他領域相同的發(fā)展道路。”他近期公布了一款工具,能幫助程序員開發(fā)深度神經網絡。“我們正在消除大量冗繁的工作。”
這樣做并不是單純?yōu)樗朔?。類似迪恩的研究人員相信,如果更多人和更多公司關注人工智能,那么這也將推動他們自己的研究。與此同時,谷歌、亞馬遜和微軟等公司也看到了希羅什描述的趨勢。這些公司都在銷售相關云計算服務,幫助其他公司和開發(fā)人員構建人工智能。
中國創(chuàng)業(yè)公司Malong聯合創(chuàng)始人和技術官馬特·斯科特(Matt Scott)表示:“這里有真正的需求,工具還沒有滿足全部需求。”
這很可能也是谷歌對AutoML的設想,該公司也在繼續(xù)強調這一項目的進展。在上月發(fā)布新款Android手機時,谷歌CEO桑達爾·皮查伊(Sundar Pichai)重點談到谷歌的自動化。
迪恩表示,終谷歌的項目將幫助第三方企業(yè)開發(fā)人工智能系統(tǒng),即使這些企業(yè)缺乏相關的專業(yè)知識。他估計,目前有能力開發(fā)人工智能的公司不超過幾千家,但許多公司都具備了必要的數據。
他說:“我們希望,關注機器學習的機構從幾千家變成幾百萬家。”
(原標題:谷歌等科技巨頭推出新技術:讓人工智能自我進化)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