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移動支付優(yōu)勢獨特 應對挑戰(zhàn)仍不容松懈
國內移動支付先入為主,早已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特別是近兩年,支付寶和微信為擴大用戶規(guī)模都紛紛投入重金推一系列打折促銷活動進行市場推廣,早已吸引了大量用戶。
另外,隨著微信及“微信紅包”的普及,不僅年輕用戶群體,許多中老年人群體也開通了微信錢包,據(jù)統(tǒng)計,截至今年1月底,微信月活躍用戶已經超過6.5億戶,在賬戶中綁定銀行賬號的超過2億戶。加之微信出臺了提現(xiàn)收取千分之一手續(xù)費的規(guī)定,使得用戶更愿意使用微信消費,進一步提升了微信支付的用戶黏性。
俗話說“背靠大樹好乘涼”,國內的移動支付盛行主要憑借第三方支付工具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寶背后有阿里巴巴的電商作為強大后盾,而微信則有騰訊做支撐,龐大的用戶基礎又豈是蘋果Apple Pay所能撼動?Apple Pay與國內這兩大企業(yè)相抗衡,怎么看都有點以卵擊石的感覺。
再者,從技術上來說,Apple Pay目前只支持具有NFC功能的POS機,兼容性差,且目前蘋果手機支持Apple Pay的機型于iPhone6及6S兩代手機和iWatch以及部分iPad。而國內的移動支付則不然,支付寶和微信是獨立的APP,對于擁有智能手機的用戶來說,只要你想,就可以下載,甚至是蘋果手機,對于用戶來說,可供選擇的智能手機的品牌和機型也更多。
除此之外,國產手機中興和華為也相繼推出ZTE Pay、Huawei Pay,且近年來,中興和華為在國內所積累的用戶信賴度以及其強大的價格優(yōu)勢,都使得ZTE Pay、Huawei Pay一經推出就備受關注。因此,相較而言,國內的移動支付方式更適合中國商業(yè)市場的現(xiàn)狀,也利于推廣應用。
構建安全支付體系 應對行業(yè)挑戰(zhàn)
Apple Pay、Samsung Pay等國外移動支付工具的進入,導致國內移動支付用戶數(shù)量被部分分流,受到一定的影響。為穩(wěn)定用戶源甚至繼續(xù)擴大用戶源,國內的移動支付廠商正積極地尋求新的突破點,積極地去應對國外移動支付行業(yè)帶來的挑戰(zhàn),合理構建自己的“護城河”。
國內的移動支付廠商應關注用戶心理,從安全技術層面入手結合指紋和虹膜作為支付密碼,讓其安全系數(shù)變高。指紋識別和虹膜識別其實不算真正的安全支付,他們更多的作用是做為支付密碼使用。從這兩個產品之間的安全性來看,很有可能指紋識別只是作為手機快速解鎖,快捷菜單的作用,跟支付可能還是需要通過虹膜識別來完成。這里之所以提到指紋識別和虹膜識別,是因為有這兩個功能,會讓二維碼支付變得更加安全。
利用新技術構建完整的安全支付體系,或者將生物識別與移動支付攜手共舞,一個從源頭出發(fā),一個從過程出發(fā),多種手段相結合,很可能會終結移動支付的漏洞,讓國內移動支付面對國外同行競爭也能毫不畏懼。
總而言之,移動支付日益成為整個互聯(lián)網的核心入口,各方人馬都使出渾身解數(shù)跑馬圈地,都想在“風云變革”之時,利用自身優(yōu)勢躋身于行業(yè)發(fā)展的前列。國內移動支付自身優(yōu)勢雖然獨特,能夠在面對國外移動支付產品進入中國之初處于有利地位,但處于風起云涌的互聯(lián)網時代,隨時都有可能被后起之秀取而代之,因此要時刻保持警覺的狀態(tài),并不斷地完善自己,堅持不懈的去開辟更多新道路去應對多變的市場。
除此之外,伴隨著大數(shù)據(jù)和智能化時代的來臨,以及中國云計算、智慧城市、智能手持設備的進一步發(fā)展,未來的爭戰(zhàn)也將進一步升級,對于移動支付行業(yè)來說這將會是一場挑戰(zhàn),也會成為一次機遇,如何打好這場“持久戰(zhàn)”且看行業(yè)作何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