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開年以來,A股市場的回購熱情持續(xù)高漲。據儀表網統(tǒng)計,截至2024年3月6日就有多達20家上市儀表企業(yè)發(fā)布集中競價回購預案或相關提議,擬回購金額上限合計高達12億元。
從回購金額看,回購金額上限達1億元的有2家,分別為雪迪龍,擬回購金額不低于5000萬元(含),不超過1億元(含);匯川技術擬回購不低于5000萬元,不高于1億元。回購金額超過5000萬元的有13家,分別為三德科技、炬光科技、煜邦電力、金卡智能、寧水集團、秦川物聯(lián)、華盛昌、蘇大維格、優(yōu)利德、東方中科、禾川科技、鉅泉科技、普源精電。
從回購用途看,擬用于員工持股計劃或股權激勵的有13家;用于維護公司價值及股東權益的有6家分別為煜邦電力、秦川物聯(lián)、雪迪龍、金卡智能、蘇大維格、東方中科;用于注銷并減少注冊資本的有1家,為鉅泉科技。鉅泉科技表示,本次回購股份的目的及用途是基于對公司未來發(fā)展的信心和對公司長期投資價值的認可,為了維護廣大投資者利益,增強投資者對公司的投資信心。
從回購資金來源看,來源為公司自有資金的有17家,來源為首次公開發(fā)行人民幣普通股取得的部分超募資金的有3家,分別為炬光科技、鉅泉科技、萊伯泰科。
從實施期限看,實施期限在12個月內的有11家;在3個月內的有6家,分別為煜邦電力、金卡智能、秦川物聯(lián)、雪迪龍、蘇大維格、東方中科;在6個月內的有3家,分別為力合微;匯川技術、萊伯泰科。
上市公司為何熱衷回購?
今年以來上市公司扎堆發(fā)布股份回購計劃。從回購股份用途看,回購股份既有用于實施員工持股計劃或股權激勵,也有用于注銷減少公司注冊資本。
不少上市公司表示,回購股份擬用于員工持股計劃或股權激勵,旨在將員工利益與公司綁定,從而建立長效激勵機制。員工持股計劃或股權激勵可以增強員工的積極性、歸屬感和忠誠度,還可以增強公司的穩(wěn)定性和抵御風險能力,提高公司市場競爭力。
此外,上市公司推出員工持股計劃或股權激勵,也是看好自身和行業(yè)的未來發(fā)展。
除了將回購股份用于實施員工持股計劃或股權激勵,也有企業(yè)將注銷作為回購目的。市場分析指出,回購注銷往往被認為是對市場護盤托底的一種行為,上市公司通過主動進行股本“瘦身”,能提高每股收益及每股凈資產回報率等財務指標,這類回購有利于提振公司股價和提升投資者信心。
這一波回購熱潮背后,既有政策的支持,也離不開監(jiān)管部門的積極鼓勵。特別是在近期股市波動較大的背景下,上市公司積極行動,主動維護公司價值和股東權益。通過回購,公司能夠向市場傳遞出管理層對公司發(fā)展前景的信心和對投資價值的認可,進而促進公司股價向長期合理價值回歸。
如何正確看待上市公司的回購行為?
業(yè)內人士表示,股票回購是上市公司資本運作的方式之一,可以有效利用市場估值波動進行市值管理,也可以作為股利替代的一種方式,不過一直以來在國內運用較少。近年來隨著我國資本市場的發(fā)展和逐步成熟,上市公司資本運作的手段逐步豐富,尤其是有關股權激勵、業(yè)績對賭等都需要以公司股票為標的,因此股票回購開始在上市公司逐步流行開來。
分析人士指出,財務方面,回購股份可以提高ROE、改善資本利用率。從估值而言,縮小總股本能提高每股收益,降低公司市盈率。總體來說,回購股份多數是反映公司正面信號。
但由于A股并不強制回購的股票注銷,因此不排除部分公司‘蹭熱度’回購,沒有實際起到上述效果,并且給部分資金提供退出渠道,更有甚者回購后不注銷,定向輸送利益,投資者需要警惕。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lián)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lián)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