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智能制造網 行業(yè)動態(tài)】南非陶藝家喬納森·基普認為,3D打印僅僅是另一種形式的工具,能幫助手工藝者使用黏土制作作品,但不會取代傳統(tǒng)陶藝。目前,喬納森三分之一的作品都使用了3D打印技術,主要集中于雕塑作品,但他也使用該技術制作日用器皿。
3D打印將取代傳統(tǒng)陶藝? 聽聽陶藝家怎么說
在傳統(tǒng)雕塑行業(yè),絕大部分作品都是手工去做,手工很好,能夠直接的表達創(chuàng)意者的思想,可這樣一來,雕塑的成本就急劇上升。在商業(yè)十分發(fā)達的今天,大部分人往往不會為了情懷去舍去經濟價值,所以3D陶藝打印機應用到雕塑行業(yè),可以帶來商業(yè)的變革和雕塑成本的降低。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促進人文精神的傳達與宣傳。那么傳統(tǒng)陶藝會被3D打印取代嗎?接下來,世界陶藝家告訴你。
喬納森·基普(Jonathan Keep)出生于南非的約翰內斯堡,曾就讀于納塔爾大學及藝術學院,是一名的陶藝家,著有一本影響重大、關于當代陶器的書籍《打破模型》。喬納森的工藝作品包括雕塑作品、一些功能性陶瓷器皿以及3D打印作品。對于3D打印技術,喬納森的觀點是:“就我而言,3D打印僅僅是另一種形式的工具,能幫助手工藝者使用黏土制作作品。有時候我會制作出物品的形狀,將黏土切割掉,有時候會使用卷繞砌成,有時候會使用3D打印。”
2003年,喬納森來到丹麥的一家數字作品和陶瓷工作室,在工作過程中,他發(fā)現可以使用Z Corp的打印機打印黏土,他覺著Z Corp的打印機價格昂貴,而許多DIY的桌面級打印機成本1000英鎊不到。于是,喬納森從Bits from Bytes購買了一臺自制打印機,通過噴嘴擠壓陶瓷泥漿來3D打印黏土。
目前,喬納森三分之一的作品都使用了3D打印技術,主要集中于雕塑作品,但他也使用該技術制作日用器皿。陶瓷的物理造型是通過3D打印制作的,但之后需要進行燒制和上釉等步驟,3D打印對于喬納森以及手工藝領域而言依然屬于比較新的工藝,喬納森也在實踐中不斷改進,為我們帶來更多更好的作品。
(原標題:傳統(tǒng)陶藝會被3D打印取代嗎?世界陶藝家告訴你)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