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智能制造網 智造快訊】如今,越來越多的協作
機器人出現在汽車生產線上,幫助廠商實現更智能、靈活的制造流程;為員工打造健康、安全的工作環(huán)境;同時有效提高生產效率,人機協作將成為未來的趨勢。
本特勒汽車工業(yè)公司是汽車零部件主要的供應商之一,為世界上幾乎所有汽車制造商生產配套產品,包括前懸掛、后懸掛模組、底盤系統等部件。
在本特勒位于德國Schwandorf的工廠,有著近600余臺機器人,這些機器人的主要工作是在安全圍欄里焊接汽車零部件,只有1臺機器人除外—fanuc CR-35iA協作機器人,它不需要安全圍欄。
為了保證產品的質量,本特勒會按計劃對生產線上的成品進行質量檢驗,其中就包括防撞結構件產品,在過程中需要將產品從輸送架與檢驗臺間進行搬運作業(yè)。產品單個重量約為14kg,對于批量檢驗,人工搬運工作強度很大。為此本特勒引入CR-35iA來進行率的人機協作作業(yè),由CR-35iA完成繁重的上下料工作,而人則完成檢驗和貼標工作。
為提率,CR-35iA采用了兩種工作模式:高速工作模式和協作工作模式。配以安全激光掃描儀后,CR-35iA可在高速與協作兩種工作模式間自動切換。在高速模式下,機器人大運動速度可達750mm/s。
當人接近機器人,安全激光掃描儀檢測到人進入到了事先設定的機器人工作范圍內時,機器人會從高速運行模式切換至協作運行模式,來確保人的安全。在協作工作模式下,機器人大運動速度降為250mm/s。另外,在作業(yè)過程中,若機器人碰到人,或人碰到機器人,機器人都會自動停止動作,避免對人造成傷害。
此外,機器人的手抓上還搭載有2D相機,來自動定位需要搬運的產品位置。
除了汽車零部件生產外,整車廠也少不來CR-35iA的身影。
東風日產是國內早引進CR-35iA協作機器人的整車廠之一,在這里CR-35iA被親切的稱為“小綠”。2016年年初,自小綠進駐的那天起,就被工程師們賦予了的使命——作為生產線上人機協作的全新嘗試,以提升制造效率和度。
小綠可以像人一樣具有自我學習和模仿的能力:比如簡單的搬運作業(yè),工程師只要握住小綠的手柄,將搬運貨物的動作做一遍,小綠就能記錄下來,下一次無需重復教就能自己動起來,摒棄了傳統機器人重復的編程步驟,而且機器人大負載達到35kg,是當今世界上負載大的協作機器人。
除此以外,小綠的工作精度相當高,重復精度能達到正負0.04mm,無誤差;再加上高安全性,能夠讓作業(yè)員無負擔地與它共同合作,作為工作伙伴,小綠可以說是相當靠譜。
在東風日產,未來小綠可能會從事與智能裝配、搬運、輔助焊接等相關的工作,目前搬運和輔助焊接作業(yè)均已試驗成功。
安全、、能充分發(fā)揮人機各自優(yōu)勢的協作機器人將成為未來的趨勢,相信今后會有越來越多的小綠出現在你我的身邊。
(原標題:協作機器人與汽車制造的那些事)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