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国家、各行业、各企业,所有人都在谈工业4.0。更让人兴奋的是,围绕着工业4.0概念,人们的理论探讨与以前相比少了许多,在推动工业4.0应用方面的不仅脚步一刻没有停止过,还在不断加快。从畅想到实践,工业4.0已经越来越触手可及。
地方篇——遍地开花: |
行业篇——热情高涨: |
企业篇——抢占高地: |
随着信息通信、生物电子、纳米等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的迅速发展和推广应用,人工智能、数字制造、工业机器人、3D打印等现代制造技术不断突破,市场逐步成熟,加之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主要工业化国家推出一系列旨在振兴制造业的战略举措,使全球工业发展模式正发生着巨大的变革,世界正处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导入期。【详细】
人工智能促进大量用户、海量数据和优秀产品形成正循环。深度学习技术超越了旧的人工智能算法,为人类就业带来巨大变革。人工智能的临界点正在到来。
新一代机器人脱离了机械设备的概念,更多纳入了网络、信息的传感。在这个范围内,机器人的范畴由过去的工业机械手拓展到医疗、国防、服务等领域。【详细】
工业级3D打印,即增材制造,在智能制造时代,增材制造拥有巨大的商业和盈利空间,并且这一点正变得日益明显。【详细】
迈向先进制造过程中,关键是要通过自动化软件进行监控管理。目前,越来越多的制造商开始使用PLM技术,打响了一场静悄悄的工业领域“数字革命”。【详细】
工业4.0将信息技术的应用大幅扩大,它衍生出的“智能工厂”更是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撑,其中工业以太网就是重要突破口。【详细】
“中国制造2025”不是美国制“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德国“工业4.0”等的翻版,而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造强国战略,其更为深远的意义在于,动员全社会力量建设制造强国的总体战略。【详细】
结合中国发展,制造业未来也将是国民经济支柱这一点毋庸置疑,然而中国制造业却在经历了相当长时间的快速发展后,面临着当前规模大而不强、增速快而不优的困局。中国今后的发展,应该以制造业发达的德国为标杆,强化并保持强大的制造业。【详细】
“中国制造2025”目标规划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的转型关键,新一轮的制造业革命即将带来,技术与工业的深度融合将有可能创造一个弯道超车的奇迹。中国很幸运,在需要产业转型升级的时候,迎来了这样一场全新的工业革命。【详细】
近两年来,德国“工业4.0”概念在我国热炒,在制造业及从业人士当中热得发烫,似乎唯有德国的以工业为主导的产业互联网才是真正“高大上”,而我国以用户为中心的消费互联网似乎就是“屌丝”而不值一提,而事实真的如此吗?我国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制造之路又该如何走呢?
无论是“中国制造2025”还是德国“工业4.0”,战略虽有不同,路径也不尽相似,但方向都是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其中有经验值得中国借鉴。但中国发展工业4.0不能过度期待别人的成果,不能期待“搭车”,而仍应强调自主创新。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这一酝酿多年的规划。其中,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被确立为行动计划之一。未来十年内,中国将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而“服务型制造业”将成为实现中国制造业升级的主力。
每天从布列塔尼和塔兹玛尼亚空运而来的生蚝是福楼的招牌海鲜,当它们带着原产地独一无二的新鲜气息呈现在你的面前时,真的无法抵挡这原汁原味的诱惑…[详细]
Copyright 2015 gkzhan.com,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0571-87756395 展会合作/友情连接:0571-89719789 法律顾问:浙江天册律师事务所 贾熙明律师 智能制造网-中国工业控制及自动化行业领先 B2B平台与网络咨询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