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和国防。GE中国研发中心的工程师们仍在埋头研究3D打印技术。就在这之前,他们刚刚用3D打印机成功“打印”出了航空发动机的重要零部件。与传统制造相比,这一技术将使该零件成本缩减30%、制造周期缩短40%。来不及庆祝这一喜人成果,他们就又匆匆踏上了新的征程。鲜为人知的是,他们已经“秘密”研发3D打印技术十年之久了。
《3D打印给航空航天带来的改变》
医疗行业。一位83岁的老人由于患有慢性的骨头感染,因此换上了由3D打印机“打印”出来的下颚骨,这是世界上首位使用3D打印产品做人体骨骼的案例。据英国公司Fripp说,在一小时内打印150只假眼的梦想已经变成现实。这种大规模生产技术不仅加快了假眼的生产速度,而且大大降低了制作成本。打印的每只眼睛在色调上都有少许区别,这是为了产生更好的美学效果。这个项目的目的是为发展中国家的患者提供他们支付得起的假眼。
《3D生物打印技术成功再造人体》
文物保护。博物馆里常常会用很多复杂的替代品来保护原始作品不受环境或意外事件的伤害,同时复制品也能将艺术或文物的影响传递给更多更远的人。史密森尼博物馆就因为原始的托马斯·杰弗逊要放在弗吉尼亚州展览,所以博物馆用了一个巨大的3D打印替代品放在了原来雕塑的位置。3D打印技术其实已经被应用到国内一些博物馆的文物保护工作中。博物馆里的3D打印技术主要应用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于无法翻模或不适于翻模的文物进行复制,二是用于局部残缺文物的修复。
《科技撑文物保护伞 3D打印修补破损文物》
建筑设计。在建筑业里,工程师和设计师们已经接受了用3D打印机打印的建筑模型,这种方法快速、成本低、环保,同时制作精美。完全合乎设计者的要求,同时又能节省大量材料。 3D打印技术一个一直被冠以颠覆传统产业的技术,从1986年第一台3D打印机的问世,这项技术就被寄予厚望。早间,郭台铭曾预测3D打印不过是个噱头没有商业价值,很快球较大的3D打印公司Stratasys创始人斯科特·克伦普回应,当前3D是更适合小规模制造但随着科技发展,未来可应用的范围会越来越广。
《3D打印进入建筑领域的疑问》
制造业。制造业也需要很多3D打印产品,因为3D打印无论是在成本、速度和精确度上都要比传统制造好很多。而3D打印技术本身非常适合大规模生产,所以制造业利用3D技术能带来很多好处,甚至连质量控制都不再是个问题。在美国,一款被叫做RabbitProto的3D打印机,它将传统3D打印机的塑料喷头更换成了导电材料喷头,它可以在固体上“打印”出电子电路。
《电子元件制造有新招:3D打印》
食品产业。没错,就是“打印”食品。研究人员已经开 始尝试打印巧克力了。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很多看起来一模一样的食品就是用食品3D打印机“打印”出来的。当然,到那时可能人工制作的食品会贵很多倍。 在今年的美国得克萨斯州的SXSW艺术节,奥利奥推出了高科技3D打印贩卖机,这些奥利奥的形状和大小、口味颜色都由顾客决定。这种奥利奥自动贩卖机根据实时收集的数据生产超个性化、私人定制的美味饼干,顾客能看到现在正在推特上流行的奥利奥饼干口味,选择他们想要的饼干。
《奥利奥3D打印饼干 个性独特》